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70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0/R

邮发代号: 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年第1期文章
  •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尿路上皮细胞内检出细菌群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内细菌群落在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为复发性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留置双J管患者95例,男38例,女57例.年龄25~83岁,平均(43±21)岁.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在留置双J管期间出现发热寒战性尿路感染时或常规拔除/更换双J管前均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中段尿培养阳性的患者行尿液病理学检测,......

    作者:杜震;乔庐东;闫伟;田澄;蔡青;陈山 刊期: 2017- 01

  • 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PIN)是前列腺内形态学上具有一定异形性、尚保存原腺体结构或基底细胞层,无间质浸润病变的统称,可分为低级别PIN(lowgrade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LGPIN)和高级别PIN(high-grade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H......

    作者:曾进;陈忠 刊期: 2017- 01

  • 减瘤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患者近年来逐渐增多,在美国已成为常见的泌尿系肿瘤,2016年美国预计新发前列腺癌约180890例,预计死亡26120例[1].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有成为常见泌尿系肿瘤的趋势.前列腺癌具有明显的嗜骨性转移特征,超过85%的前列腺癌患者死亡时伴有骨转移.前列腺癌伴有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2].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多环节、多因素......

    作者:王艳龙;杜浩;任宇;于广海 刊期: 2017- 01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治疗新进展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而且多为恶性肿瘤,常见病理类型为尿路上皮癌,其中80%的初发肿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1-3],其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肿瘤较早运用的方法,目前尚未完全淘汰.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及医疗技术的提高,对于NMIBC的治疗也相应的发展,现就其手术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翼飞;梁朝朝 刊期: 2017- 01

  • 内纵外螺旋双层结构管状尿道支架复合体修复尿道缺损的可行性及其血管化方法

    目的研究内纵外螺旋双层结构的管状尿道支架复合体血管化的方法,探讨采用其修复长段尿道缺损的可能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选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附睾旁脂肪,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ADSC)及经过转化的平滑肌细胞为种子细胞,并采用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

    作者:杜小文;陈浩浩;刘庆;项见阳;王巧;徐挺;严秋亮;冯超 刊期: 2017- 01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CUDC-101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7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CUDC-101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雄激素受体剪切变异体7(androgenreceptorsplicevariant7,AR-V7)表达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株PC-3、VCaP、22Rv1、LNCap中AR-V7蛋白表达情况,并选取表......

    作者:马建华;万江厚;姜斌;王华;张向波;刘迪生;戴谦;袁留亚 刊期: 2017- 01

  • 经皮穿刺囊内入路电切去顶术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经皮囊内入路电切去顶术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9例行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证实为单纯性肾囊肿.其中电切镜组17例,年龄34~81岁,平均57岁;囊肿直径5.4~8.2cm,平均6.4cm;术前血肌酐(SCr)38.1~108.8μmol/L,平均66.5μmol/L;术前血钠13......

    作者:刘雍;王新杰;马圣君;于鹏;刘磊;张运召;解放;刘海光;王捍华;王军 刊期: 2017- 01

  • 经皮输尿管镜激光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探讨经皮输尿管镜激光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9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肾囊肿且满足手术指征的患者,男36例,女23例.年龄35~64岁,平均46岁.41例因腰胀或隐痛就诊,18例为体检发现.囊肿直径4.9~9.1cm,平均6.3cm.其中6例为肾盂旁囊肿,4例合并同侧肾结石,结石表面积3.4~9.8cm2,平均5.7cm2.手术采......

    作者:胡嘏;杨俊;夏丁;余虓;王少刚;刘继红;叶章群 刊期: 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