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经后腹腔与经腹腔入路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的对照研究:单中心418例报告
吕香君;张旭;马鑫;李宏召;李新涛;艾青;刘启明;黄双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经后腹腔手术
摘要:目的:对比经后腹腔与经腹腔入路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418例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其中采用经后腹腔入路(经后腹腔组)157例,经腹腔入路(经腹腔组)261例。经后腹腔组和经腹腔组患者的年龄(51岁vs.51岁,P=0.593)、男/女比例(111/46例vs.186/75例,P=0.184)、体重指数(25.5 kg/m2 vs.25.6 kg/m2,P=0.331)、肿瘤左/右侧比例(80/77例vs.123/138例,P=0.575)、肿瘤大径(3.1 cm vs.3.5cm,P=0.356)、孤立肾例数(18例vs.25例,P=0.253)、双侧肿瘤例数(2例 vs.9例, P=0.179)、术前肌酐(74.7μmol/L vs.76.7μmol/L,P=0.736)、R.E.N.A.L.评分(6分 vs.6分, P=0.083)和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2分vs.2分,P=0.310)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后腹腔组和经腹腔组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例数分别为34例和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9)。经后腹腔组肿瘤位于肾腹侧9例,背侧140例,其他位置8例;经腹腔组肿瘤位于肾腹侧212例,背侧36例,其他位置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经后腹腔组和经腹腔组的中位手术时间(105 min vs.115 min,P=0.041)、中位热缺血时间(15 min vs.20 min,P<0.001)、术中估计出血量(50 ml vs.75 ml,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出血量(45 ml vs.50 ml, P=0.093)、术中输血例数(4例 vs.17例,P =0.072)和集合系统损伤例数(39例 vs.72例,P =0.5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后腹腔组25例(15.9%)发生腹膜破裂,使用Hem-o-lok进行破口修补。经腹腔组1例损伤肠道,于术中发现后行修补;2例损伤肝脏;5例损伤脾脏,均在腔镜下修补止血,其中1例行脾切除术。经后腹腔组和经腹腔组分别有3例(1.9%)和9例(3.4%)患者中转为机器人根治性肾切除术。经腹腔组1例术后病理结果示切缘阳性,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经后腹腔组和经腹腔组术后进食时间(1 d vs.2 d,P<0.001)、留置引流时间(3 d vs.4 d,P<0.001)和术后住院时间(5 d vs.6 d,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后腹腔组和经腹腔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1个月(6~16个月)和12个月(7~19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经后腹腔入路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与经腹腔入路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疗效相似,对于背侧、外侧和上极的肾肿瘤以及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更具优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