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的发病机制及基因治疗前景
贺庆豹;孟令全;杨飞亚;邢念增
关键词:
摘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较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以双肾进行性多发性囊肿形成为特点,破坏肾脏结构,引起肾功能改变并终导致肾衰竭[1].ADPKD除累及肾脏外,还可引起肝囊肿、脾囊肿、心瓣膜病、结肠憩室、腹壁疝、二尖瓣脱垂和颅内动脉瘤等肾外疾病[2-3].目前提出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二次打击学说”“纤毛致病学说…螺旋区-螺旋区相互作用学说”等;现有的治疗方式多为对症治疗,或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时行肾移植治疗[4],而该病的基因治疗目前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本文针对ADPKD的发病机制和基因治疗的现状及前景做一综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