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首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年第09期

融合肾锥体解剖在经皮肾通道建立中的临床意义

林方优;程帆;余伟民;叶芃;饶婷;阮远;路井校;夏煜琦

关键词:精准穿刺, 融合肾锥体, 经皮肾镜取石术, 血管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融合肾锥体解剖在经皮肾镜取石术通道建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选取90个新鲜猪肾,其中10个行血管铸型后对肾动脉进行分级.余80个猪肾由同一名术者模拟行经皮肾穿刺扩张建立F24操作通道,分别采用经正常肾锥体(A组)、融合肾锥体一侧(B组)、融合肾锥体正中(C组)及正常肾柱(D组)4种路径穿刺,采用内镜观察及病理组织切片对比4种穿刺路径对肾血管的损伤情况.结果 肾血管铸型结果显示肾动脉分为6级,融合肾锥体内存在Ⅳ级支-叶间动脉分布.融合肾锥体内叶间动脉的平均血管直径为(0.442±0.012) mm,肾柱内叶间动脉为(0.778±0.03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观察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A组穿刺通道基本无血管分布,肾柱结构与通道间有一定距离,6个标本损伤皮质层Ⅴ/Ⅵ级动脉,1个标本由于肾锥体体积小,穿刺定位不准确,损伤肾柱内Ⅳ级动脉;B组融合肾椎体内的Ⅳ级动脉与通道间有一定距离,但仍有4个标本出出现损伤,6个标本出现Ⅴ/Ⅵ级动脉损伤,1个标本由于肾锥体发生重度融合且锥体体积偏小,损伤肾柱内m级动脉末端和Ⅳ级动脉;C组穿刺通道沿途有白色条状结缔组织显露,14个标本损伤异位Ⅳ级动脉,7个标本损伤Ⅴ/Ⅵ级动脉;D组穿刺通道密布白色脂肪及结缔组织,沿途可见Ⅲ~Ⅵ级动脉均有损伤,Ⅲ、Ⅳ、Ⅴ/Ⅵ级动脉损伤个数分别为4、19、5个.A、B、C、D组动脉损伤程度的秩均值分别为17.0、30.1、33.5、41.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A、B、C组Ⅳ级动脉损伤的比例分别为5% (1/20)、25%(5/20)和70%(14/20),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4组穿刺损伤Ⅴ/Ⅵ级动脉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27).结论 建立经皮肾通道时,经融合肾锥体穿刺所致的血管损伤不可忽视,应仔细辨别并尽量避开融合肾锥体.如果无法避免,应采用经一侧肾锥体的中心线穿刺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