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足背淋巴管造影在乳糜尿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刘定益;夏维木;王健;黄海栋;唐崎;周燕峰;俞家顺;李文敏;王名伟;夏宇;周文龙
关键词:乳糜尿, 足背淋巴管造影, 膀胱镜, CT血管造影
摘要:目的 探讨足背淋巴管造影(PLG)在乳糜尿患者术前定位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5例行膀胱镜检查和单侧PLG检查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乳糜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上海市浦南医院18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7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44~71岁,平均58.5岁.病程0.5 ~30.0年,平均8.3年.其中18例PLG时联合螺旋CT血管造影,根据PLG影像学结果行肾蒂淋巴管结扎剥脱术治疗.结果 19例单侧乳糜尿患者中膀胱镜发现单侧输尿管喷乳糜16例,定位诊断的敏感性为84.2% (16/19);6例双侧乳糜尿患者中发现单侧输尿管喷乳糜4例(66.7%);5例仅见膀胱内乳白色尿,未见输尿管喷乳糜,膀胱镜对乳糜尿患者定位诊断的总敏感性为64.5%(20/31).PLG对19例单侧乳糜尿患者及6例双侧乳糜尿患者的病变部位均能正确显示,敏感性为100.0% (31/31),膀胱镜与PLG在19例单侧乳糜尿患者定位诊断的敏感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48),但在单、双侧乳糜尿患者总病变定位方面,PLG的敏感性高于膀胱镜检查(P <0.001).18例PLG联合螺旋CT血管造影除具有类似PLG发现淋巴瘘部位的功能之外,还能显示病变淋巴管沿多支肾动脉、肾静脉反流入肾.25例乳糜尿患者根据PLG或PLG联合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行单侧肾蒂淋巴管结扎剥脱术,23例术后乳糜尿立即消失,2例双侧乳糜尿患者无效,3个月后再次行PLG证实对侧淋巴肾盂瘘,经对侧手术后乳糜尿消失.术后随访6~58个月,平均28.5个月.复发6例,其中4例为双侧乳靡尿患者,再次行PLG证实为对侧淋巴肾盂瘘所致,通过行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各治愈1例,余2例PLG后乳糜尿逐渐消失,予观察.2例单侧乳靡尿患者术后复发,均为腹腔镜手术后,再次行PLG证实为手术同侧复发,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治愈.讨论PLG发现乳糜尿患者淋巴肾盂瘘位置的敏感性高于膀胱镜检查,术前PLG结合螺旋CT血管造影既能确定泌尿系乳糜瘘的位置,还可在术前确立肾动、静脉数目及其与病变淋巴管之间的关系.根据PLG和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行肾蒂淋巴管结扎剥脱术既可有效保护肾血管,又为避免遗漏肾分支血管和病变淋巴管的结扎提供可靠依据.此外,PLG对淋巴肾盂瘘有一定的暂时封堵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