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尿道板联合一侧新月形皮瓣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分析
刘项;储婧;彭博;邓其飞;毛长坤
关键词:尿道板, 皮瓣, 新月形, 尿道下裂
摘要:目的 探讨尿道板联合一侧新月形皮瓣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4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3.3±2.1)岁(1~9岁).尿道外口均位于阴茎腹侧中远端,伴阴茎轻、中度弯曲,包皮呈帽状堆积于阴茎背侧,腹侧皮肤缺乏,无阴茎、阴囊转位或隐睾等疾病.所有患儿均为首次手术,行尿道板联合一侧新月形皮瓣尿道成形术.术中游离尿道板一侧新月形包皮浅筋膜组织,联合尿道板作为新尿道材料,并使尿道偏离中线缝合.修剪尿道前端开口呈浅“V”形后成形尿道外口,使用背侧肉膜血管蒂加盖新尿道,缝合关闭阴茎头翼瓣成形阴茎头,裁剪包皮覆盖缝合阴茎体.术中留取背侧包皮内板、外板筋膜组织,腹侧包皮内板、外板筋膜组织,行HE染色,比较各组筋膜血管数量,并对浅、深筋膜血管数量进行比较;同时留取腹侧内、外板与尿道板交界处筋膜组织,观察切面组织形态和血管走行情况.结果 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阴茎伸直前测量阴茎长度为(3.5 ±0.5)cm(2.7~4.0 cm);冠状沟处阴茎直径(1.2±0.3)cm (1.0~1.8 cm);两翼处阴茎头直径(1.5±0.3)cm (1.2~2.3 cm);尿道板宽度(0.6±0.1)cm (0.4~0.8cm).完全矫正阴茎弯曲畸形后测量阴茎长度为(3.5±0.5)cm (3.0~4.5 cm);尿道缺损(1.7±0.7)cm (0.8 ~2.5 cm);按Barcat法分型,其中冠状沟型2例,阴茎前段型7例,阴茎中段型5例.术中留取标本HE染色结果显示,背侧包皮内板筋膜组织的血管数量为(8.5±2.1)支,背侧包皮外板(5.1±1.6)支,腹侧包皮内板(7.6±1.8)支,腹侧包皮外板(4.8±1.6)支,背侧包皮内板筋膜组织血管数量丰富,多于背侧包皮外板(P =0.033)和腹侧包皮外板(P=0.047),但与腹侧包皮内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26);背侧与腹侧包皮外板筋膜组织血管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82).靠近皮肤的浅筋膜组织血管数量为(10.3±1.4)支,显著高于深筋膜组织[(4.2±1.7)支,P=0.037].腹侧内、外板与尿道板交界处横切面可见浅筋膜有较多的血管分支向尿道板方向走行.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2.1)个月(3~9个月).所有患儿阴茎伸直满意,尿道口无裂开,无排尿费力,排尿无分叉,无尿瘘.1例阴茎中段型患儿发生术后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1例阴茎前段型患儿术后尿线偏细,但无排尿困难,予F6金属尿道扩张器扩张2个月后,尿线增粗.结论 尿道板联合一侧新月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对于术中无需横断尿道板即可满意伸直阴茎的患儿,尤其是对阴茎发育较差、制作新尿道材料不充足的的患儿,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手术方式.尿道板两侧的包皮浅筋膜组织血供丰富,是新尿道的理想材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