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70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0/R

邮发代号: 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年第12期文章
  • Snodgrass手术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中的应用

    尿道裂开是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2002年4月至2004年8月我们应用保留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法)[1]治疗此类患儿2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志涛;李昭铸;管声扬;于有;姜大朋;崔清波 刊期: 2005- 12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女性后尿道增生

    1997年3月至2004年4月我院应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女性后尿道增生患者1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博;田龙江;王吉玉 刊期: 2005- 12

  • 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七例报告

    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后腹腔镜行肾盂成形术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勤章;丁国富;李令勋;张旭;张国玺;倪钊;李应龙;王新敏;谢顺明 刊期: 2005- 12

  • 阴茎金属环套入嵌顿治疗13例报告

    1984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共收治阴茎金属环套入嵌顿患者13例.采用机械金属环切割及海绵体切开减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忠;阴正坤;张雪培 刊期: 2005- 12

  • 小切口腔镜辅助上尿路手术18例报告

    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我们采用小切口腔镜辅助下行上尿路手术1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超;马克;马成民;陈红兵 刊期: 2005- 12

  • 耻骨阴道悬带术治疗Ⅱ型压力性尿失禁18例报告

    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们采用聚丙烯网片行耻骨阴道悬带术(PVS)治疗Ⅱ型压力性尿失禁(SUI)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潘寿华;张志根;徐国强;徐继恩;郑丹叶 刊期: 2005- 12

  • 遗传性嗜铬细胞瘤

    10%~15%的嗜铬细胞瘤由遗传引起,现已发现多种遗传综合征和嗜铬细胞瘤有关,包括家族性嗜铬细胞瘤,多发内分泌肿瘤,神经纤维瘤病和VonHipp-el-Lindau(VHL)病等[1].遗传性嗜铬细胞瘤表现复杂,多发内分泌肿瘤、VHL病等常常多器官发病,涉及普外、儿科、神经科、皮肤科等相关科室,容易延误诊治,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遗传性嗜铬细胞瘤在诊断和处理上有一定特点,综述如下.......

    作者:宫大鑫;孙志熙;孔垂泽 刊期: 2005- 12

  • 阻断刺猬分子信号通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晚期前列腺癌(PCa)的治疗至今未取得重大进展,对已有转移的PCa患者,以雄激素为中心的去雄激素治疗(ADT)疗效只能平均维持18个月或稍长的时间,患者不能治愈[1,2].......

    作者:鲍镇美 刊期: 2005- 12

  • 受精生物学的重大突破--发现精子相关性精卵融合蛋白

    受精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启动的一门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之一.20世纪50年代张民觉等提出精子获能理论,但受精的分子机理长期未能得到完满的解释,数十年来有关精卵融合的理论多次被修改,不少入选的蛋白分子逐一被淘汰.......

    作者:鲍镇美 刊期: 20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