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70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0/R

邮发代号: 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第7期文章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附507例报告)

    目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507例PA的诊治资料。结果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APA)患者血钾为(2.35±0.53)mmol/L,血和24h尿醛固酮分别为(1027.67±531.84)pmol/L、(69.25±43.77)mmol/L,立位血浆醛固酮增加值为(-17.17±483.37)pmol/L。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血钾为(2.94±0.55)m......

    作者:刘定益;祝宇;郑崇达;邵冰峰 刊期: 2001- 07

  • 重复尿道畸形伴囊肿形成一例报告

    患儿,男,13岁。因会阴部囊肿伴漏尿13年入院。患儿出生后即发现会阴部有一蚕豆大囊肿,表面有一针尖状瘘口,挤压时有少许液体流出。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经正常尿道口排尿通畅。......

    作者:向波;黄鲁刚;陈绍基;刘菊先 刊期: 2001- 07

  • 肾动脉栓塞术致截瘫一例报告

    患者,男,45岁。因间歇性肉眼血尿1年余,于1997年4月14日入院。1个月前在左侧腹部扪及一肿物,无压痛。查体:左侧腹可及8cm×8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不随呼吸活动。左精索静脉曲张,平卧不消失或减轻。尿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瘤细胞。ESR60mm/1h,Hb90g/L,大剂量IVU左肾不显影。B超、CT示左肾下极12cm×10cm×10cm肿物,侵及肾周脂肪囊,下腔静脉内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作者:孟凡学 刊期: 2001- 07

  • 肾血管异常三例报告

    1997年6月~1999年2月,我们收治肾血管异常患者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30~38岁。3例均为右肾病变。其中外伤后形成肾动静脉瘘1例,先天性肾动静脉瘘、动脉瘤各1例。例1因右肾刀刺伤保守治疗后,间断血尿、高血压1年入院。血压172/94mmHg(1mmHg=0.133kPa),右上腹可触及震颤,可闻及血管杂音,经肾动脉造影诊断为外伤性右肾巨大动静脉瘘。余2例无症......

    作者:蔡伟;王晓雄;肖序仁;李炎唐 刊期: 2001- 07

  • 副肾动脉血管瘤一例报告

    患者,女,30岁。因反复尿频、尿痛、血尿2个月,加重10d,于1999年10月21日入院。1999年9月2日曾于外院行右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无肾炎、结核及腰腹部外伤史。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

    作者:江咏 刊期: 2001- 07

  •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临床少见,Potts和Hirst于1963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内翻性乳头状瘤。至1983年共报道100余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占尿路上皮肿瘤的2.2%[1]。此病多发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和尿道前列腺部。发生于上尿路者少见,约30余例[3,4],其中男女比约5~7∶1,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男性占90%以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男性发病年龄平均55岁,女性56岁;上尿路内翻性......

    作者:汪涌;刘凡 刊期: 2001- 07

  • 苗勒管抑制物质

    当男性胚胎的一对中肾管通过雄激素作用分化为输精管和附睾等时,另一对生殖管,苗勒管却逐渐退化。原因为睾丸Sertoli细胞分泌一种称为MIS(mullerianinhibitingsubstance)的物质。近年来有人已对MIS进行提纯、克隆、基因定位,并发现MIS除抑制苗勒管分化外尚有其他一些作用[1,2],现就MIS的分子生物学、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MIS的分子生物学一、MIS的发现初有人发......

    作者:孟荟;陈越;唐涌志 刊期: 2001- 07

  • 神经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细胞增殖、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83例,年龄15~81岁。Ⅰ级25例、Ⅱ级34例、Ⅲ级24例。T0~154例、T2~429例。72例获随访1年以上,其中复发18例。16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石蜡包埋存档标本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免疫组化采用SP方法。NGF(1∶80)和Ⅷ抗原相关因......

    作者:谢庆祥;韩聪祥;林福地 刊期: 2001- 07

  •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91细胞HPV-18感染

    为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与膀胱癌的关系,我们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91中的HPV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细胞培养:人膀胱移行细胞癌PUMC-91细胞系及宫颈癌HeLa细胞系37℃闭式培养于含10%新生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DA的提取:传代培养收集1×106~1×107细胞,常规酚-氯仿抽提DNA,测量吸光度A值,贮存于-20℃。......

    作者:何祖根;郑闪;刘海涛;王顺宝 刊期: 2001- 07

  • 胃液对BIU-87细胞系细胞凋亡的影响

    为探讨胃代膀胱术抑制膀胱肿瘤复发的机制,我们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胃液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细胞凋亡的影响,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细胞培养及处理:将BIU-87细胞系置于37℃、5%CO2、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生长旺盛、进入指数增殖期时,收获培养瓶中的细胞,调配成2.5×105个/ml细胞悬液,接种至预先置有玻片的24孔培养板和T-75培养瓶,实验各组分别加入胃......

    作者:田斌群;胡礼泉;郑新民 刊期: 200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