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70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330/R
邮发代号: 2-5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702
- 国内刊号:11-233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提名奖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 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析评、 创新与争鸣、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 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经验交流等不超过1 500字。
2.文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作者: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须附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一般不限字数,但应给出具体的数据性资料,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应一致。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全部作者均应列出;不属同一单位时,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5.关键词:论著须标引2~5个关键词。应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或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之间以分号隔开。
6.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须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7.图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可提供彩图。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高宽比例约为5∶7。照片请提供原始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8.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9.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10.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1,329.476,55”应写成“11 309.476 5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应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1.统计学方法: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γ;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对于P值≤检测水准(一般为0.05)的情况,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时,一般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方式即可,无须再细分为P<0.001或P<0.0 001。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资料的表达与描述,并介绍选用的统计学方法和采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
12.参考文献: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须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
13.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基金编号)”,并附基金或项目证书复印件。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自发性肾周出血的诊治(附31例报告)
目的探讨自发性肾周出血(SPH)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1例SPH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腰背部疼痛31例,腰腹部包块10例,休克8例,血尿、腹腔出血各3例.CT诊断18例(18/19)、B超诊断22例(22/29)、KUB加IVU诊断7例(7/14).结果31例患者中,行肾切除术18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保留肾脏手术4例、肾动脉栓塞术2例......
作者:余家琦;杨国胜;蔡松良;彭弋峰;刘卫平;陶凌松 刊期: 2003- 08
-
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附17例报告)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确诊为睾丸扭转.1例经手法复位治愈,2例经手术复位治愈,14例行睾丸切除和对侧睾丸固定.13例随访1~3年,复位或剩余的睾丸血流正常.4例>18岁者3例生精正常,1例生精低下.结论彩超能反映扭转睾丸的血流变化,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确诊后宜积极行手术探查,扭转......
作者:乔宝民;孙光;王文成;马腾骧 刊期: 2002- 09
-
肾移植术后一年体质量指数对慢性移植物肾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体质量指数(BMI)对慢性移植物肾病(CAN)的影响.方法肾移植术受者564例,依据BMI分3组:①I组:18.5≤BMI≤25(正常);②Ⅱ组:25<BMI≤30(超重);③Ⅲ组,BMI>30(肥胖).比较各组术后高血压、糖尿病、CAN等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术后1年的BMI均较术前增加,其中Ⅱ、Ⅲ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和0.01).3组CAN发生......
作者:王琳;高振利;王科;柳东夫;奉友刚;杨典东;王辉;门昌平;王建明;WANG Jian-ming 刊期: 2009- 03
-
α-干扰素在肾癌根治术后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在肾癌根治术后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46例肾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肾癌根治术后应用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行肾癌根治术。 结果 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与术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年(90.5%)及5年(81.0%)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朱伟;付杰新;李建安;陈伯川;易钢 刊期: 2001- 06
-
自体游离皮片修复阴茎皮肤坏死缺损三例报告
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自体下肢游离皮片修复大面积阴茎及阴囊皮肤坏死缺损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强;金三宝;徐月敏 刊期: 2007- 10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用于中高危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用于临床中高危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法入组患者.入组标准: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腺癌;临床评估为非转移性前列腺癌,且存在任一临床中危及高危因素(cT≥T2b期,Gleason评分≥7分,穿刺前PSA≥10ng/ml);同意接受前列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及内分泌治疗.排除标准:......
作者:张帆;黄毅;马潞林;王俊杰;冉维强 刊期: 2017- 06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切除(PKRP)300例,前列腺21~126g,平均(49.7±35.8)g;行浅表性膀胱肿瘤切除(PKRBT)37例,肿瘤分级G125例,G212例.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PKRP手术时间13~98min,平均(48±31)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7~91g,平均(31±29)g.无1例需输血,无电切综合征发......
作者:王行环;王怀鹏;陈浩阳;刘久敏;罗耀雄;冯自卫;罗则民 刊期: 2003- 05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相关microRNA的筛选和初步验证
目的筛选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adrenocorticotropinindependentmacronodularadrenalhyperplasia,AIMAH)发病相关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从microRNA角度阐述AIMAH的发病原因.方法①与AIMAH相关microRNA的筛选:收集AIMAH病变肾上腺组织和正常肾上腺组织各5例.使用Trizol试剂提取......
作者:赵欣;张学斌;李汉忠 刊期: 2015- 12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2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2(HIF-2)在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1998-2008年经临床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石蜡标本(20例)和冷冻标本(4例),1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有肺或淋巴结转移的恶性嗜铬细胞瘤石蜡标本,以及11例正常肾上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VEGF和HIF-2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和原......
作者:李烨;罗海红;杨艳丽;段建敏;包军胜;秦大山;米军;史庭凯;卢建中 刊期: 2014- 08
-
本刊对投稿有关事宜的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8- 03
动态资讯More >
- 1 异种真皮去细胞基质在尿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 2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性功能障碍
- 3 双侧输尿管下端巨大结石一例报告
- 4 儿童膀胱良性肿瘤的诊治分析
- 5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原因的尿动力学分析
- 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7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 8 简易碎吸机膀胱血块碎吸术102例报告
- 9 自发性肾周出血的病因:一项综合分析
- 10 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
- 11 RNAi技术沉默Bcl-2基因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影响的研究
- 12 肾近球细胞瘤一例报告
- 13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出血控制的研究进展
- 14 T1c前列腺癌的前瞻性研究:经长期随访病理分级无显著变化
- 15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 16 肾移植受者术前供者反应性干扰素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生成细胞的频数及其意义
- 17 治疗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悬吊术:前瞻性研究
- 18 超声引导下经尿道前列腺水囊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1年疗效分析
- 19 小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出口梗阻两种术式疗效分析
- 20 托特罗定治疗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术后迟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安全性